民营机械企业大多是以产品的低价位入市的,这似乎成为一种惯例。但若据此而认为民营机械企业无视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,则有失公允。平心而论,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。七八年前或更早些时候出道的民营机械企业,起步之际,即不占天时,又不占地利,蜷曲在一个尚不宽松的政策环境里,又遭遇着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打压,只好蕞大限度地运用低成本优势,去攻击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软肋。 然时过境迁,饱尝了成长烦恼的民营机械企业,如今已换了个活法。他们不再把低价促销作为竞争的利器。创业之初多是小打小闹:几间租来的厂房、几台廉价购置的设备、几套简易的办公桌椅、几个亲朋好友、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启动资金,就见证了他们的开业大吉。从这些小门小户走出来的第 一批产品虽不乏精品,但仍限于单一型号和小批量,当初就是凭借着自主研制的一种型号闯天下。他们总是在掰着手指算成本,不敢有一点一滴的浪费。过穷日子的为家之道,无疑构成了他们拥有低成本的诸多元素。他们也由此淘得了第 一桶金。这些企业如今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之后,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得不走上第二次创业之路。形象工程"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实现"野心"的蕞大赌注。首先是固定资产投资猛增。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,原有的条件变成了制约发展的桎梏。他们常常产生鸿鹄蜗居雀巢之感。为抓住发展的机遇,他们必须以一个崭新的形象来应对不断扩大的市场。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,不论是厂容厂貌、还是机械装备,全部焕然一新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加大,使本来并不充裕的流动资金开始出现短缺。为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,还必须要构建起有精通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才、善于市场营销的人才、出色的科研创新人才、熟谙现代化装备的高 级技工所组成的高素质精英团队。但这是以高薪为代价的。在人们对民营机械企业固有的偏见依稀尚存的情况下,他们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才能实现引才、聚才、留才。